教育部部长怀进鹏:推动高考综合改革,探索推进中考多元录取
11月15日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《焦点访谈》推出“擘画新蓝图”系列报道第三期独家专访,聚焦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内容。其中,教育部党组书记、部长怀进鹏接受了采访。跟小编一起来看——
11月15日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《焦点访谈》推出“擘画新蓝图”系列报道第三期独家专访,聚焦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内容。其中,教育部党组书记、部长怀进鹏接受了采访。跟小编一起来看——
从全国中考来看,病句修改有些省份考察,有些省份则不列入中考考察范围。一般围绕六大病句类型命题。语序不当、搭配不当、成分残缺或赘余、结构混乱、表意不明、不合逻辑是病句修改常见的6大类型。其中前四类是语法结构方面的问题,后两类是句意方面的问题。
“你不要说了,你现在下来!”他大 喊着。他大喊的声音非常响,已经无理得 “不成体统”,任何一个收快递的人听见都 不可能按捺得住性子了。
最近北京家长圈彻底炸了锅——2025年中考改革方案正式落地,史地生化退出计分行列、体育分值飙到70分、综合素质评价成硬指标,连门头沟“全员上高中”的传言都引发了全民热议。有人狂喜“少考四门,孩子终于减负了”,有人焦虑“体育分值这么高,要不要立刻报专项班”,还有
初三-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(福建卷)化 学
√紧扣课标与中考:课程深度对接2022版课标“探究电流、电压和电阻关系”要求,同时精准聚焦福建中考命题趋势。
un-:适用于大多数形容词和部分动词,表示“不、非”。例如:
在 2023-2025 年中考作文命题中,“文化传承” 主题持续升温 —— 从 2023 年浙江宁波卷《这才是该追的 “星”》(可关联非遗传承人),到 2024 年河南卷《身边的文化印记》,再到 2025 年江苏模拟卷《让传统年轻》,这类题目既考查学生的文化积
2025年10月28日,新华社受权发布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,明确提出"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,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"。这则不足百字的政策表述,如同投入教育湖面的巨石,瞬间激起千层浪。而在千里之外的成都,8所试点学校的"12
真相:近日,网络上有传言称“明年中考厦门将自行命题”,引发广泛关注。对此,福建省厦门市教育主管部门回应称,明年中考厦门不会自行命题。当前中高考改革通常要求提前三年公布方案,因此不可能在现阶段针对初三学生推出中考改革措施。针对是否从2025级初一新生起实施中考厦
10月20日,上海市教委发布《上海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,其中“试点长学制贯通培养模式,支持优质高中向下延伸,优质初中向上延伸办学,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完中和含高中的一贯制学校”等内容引发广泛关注,甚至被部分自媒体误读为“上海将取消中考”。
毕竟以后支撑国家发展的不是只会刷题的孩子,而是把基础学扎实、能应对复杂问题的人。
10月31日17时,“纵览名师讲堂”公益直播课将正式开讲。首期邀请荣获省级优质课展示活动一等奖、石家庄市二级教师,四十八中学英语教师贾琼以“中考作文有章法,英语高分轻松拿”为主题,为初三学生进行直播授课,答疑解惑。
真相:近日,网络上有传言称“明年中考厦门将自行命题”,引发广泛关注。对此,福建省厦门市教育主管部门回应称,明年中考厦门不会自行命题。当前中高考改革通常要求提前三年公布方案,因此不可能在现阶段针对初三学生推出中考改革措施。针对是否从2025级初一新生起实施中考厦
真相:近日,网络上有传言称“明年中考厦门将自行命题”,引发广泛关注。对此,福建省厦门市教育主管部门回应称,明年中考厦门不会自行命题。当前中高考改革通常要求提前三年公布方案,因此不可能在现阶段针对初三学生推出中考改革措施。针对是否从2025级初一新生起实施中考厦
要求:(1)除诗歌、戏剧外,体裁不限。(2)表达真情实感,不得套写、抄袭。(3)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、校名、人名。(4)字数在600字以上。
2025年,全国13个省市启动新一轮中考改革试点,从科目调整到录取方式,从评价标准到资源分配,改革力度空前。北京“小初高贯通”、上海“综合素质评价”、成都“普职融通”……这些试点方案背后,藏着怎样的教育逻辑?家长如何为孩子规划升学路径?本文深度解析13个试点城
后台被家长和考生的焦虑留言刷了屏:“越临近考试越慌,晚上睡不着,白天学不进去”“知识点都懂,可一到考场就发挥失常,会的题也做错”“刷了无数题,分数却原地踏步,不知道问题出在哪”。作为跑了十二年教育口的老博主,我太懂这种煎熬——其实到了冲刺阶段,拼的早已不只是知
"老师亲口说的,明年中考厦门要自己出卷!"家长群里一则消息炸开了锅。这已是连续第二年,"厦门中考自行命题"的传言在升学季如期而至。尽管《厦门日报》第一时间刊发教育局辟谣声明,但关于"学霸需要更高区分度"的讨论仍在持续发酵。这场年复一年的谣言轮回,折射出的远不止
儿子拿着中职录取通知书回家那天,我盯着他低头绞衣角的手,突然想起3年前他刚上初一时,兴奋地跟我说“妈,我以后想考咱们市最好的高中”——那时候我怎么也没想到,3年后他会连普通高中的门槛都够不着。